塑形·铸魂·赋能:探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的共识与路径丨2025年第3期第四组学习体会
编者按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,切实推动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高质量发展,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于6月17日至20日,在山西大学组织开展了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专题研修班,旨在深入探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,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。研修班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20余名思政工作者参加。全体学员通过专家讲座、报告分享、实地参观和工作坊实践交流等形式对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。高校思政网开设“高校‘一站式’学生社区建设研学成果交流”专栏,陆续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者在专题研修班上的研学成果和心得体会。
塑形·铸魂·赋能:探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的共识与路径
执笔: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(处) 王雨萌
全国高校“一站式”专题研修班2025年第3期第四组
此次研修期间,本小组学员认真聆听,并进行集中研讨,聚焦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提质增效与未来建设方向,形成了以下三点共识。一是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绝非单纯物理空间优化或服务项目叠加;二是文化浸润对凝聚社区认同、提升育人实效具有关键意义;三是智能系统与育人团队协作,方能驱动社区高质量发展。基于以上共识,我们提出三个实践路径建议:
一、坚持“塑形”“铸魂”并举,强化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体系构建,完善优化“全景式”育人生态
开展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分学段精准覆盖计划,以分学段精准动态调研为基础匹配资源,实现教育服务和管理举措的差异化、个性化供给,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整合推动校内外育人力量全面向下沉社区,打造新时代高校版“枫桥经验”。
探索学生社区“党建+”育人模式,有组织推动学校党群部门负责人、思政课教师、企业专家、杰出校友等校内外师资常态化入驻学生社区,实现优质育人资源“送货上门”。
强化学生社区的服务功能,高标准布局建设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工作站,全方位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内外政务综合服务,组织专职辅导员全覆盖入驻学生公寓值班,“学工热线”“后勤服务热线”“心理援助热线”等服务热线全天候畅通,“校长信箱”实现接诉即办、闭环管理、高效运转。
二、打造“博物校园”,构建“书香校园”,系统营造铸魂育人、启智润心的红色文化场域
创新开展“博物校园”理念的建设实践,将校园内红色建筑、历史地标、典型人物等红色文化沉淀,深度植入、艺术化融入校园公共空间的基本思路和行动路径。挖掘历史元素,组建专班围绕在师生群体中公认的红色元素,精心策划建设红色见学点。厚植红色场域,持续推进学校博物馆、校史馆改造升级,形成一条贯通校内校外、线上线下的红色见学路。
以此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党课实践教学、思政实践课教学、主题党团日活动,持续讲好高校听党话、跟党走、为党分忧的故事,使百年沉淀的精神文化如空气般弥漫整个校园。构建“书香校园”,以书籍浸润生活场景,用经典涵养时代新人,构建“处处可读、时时愿读、人人乐读”的育人生态。
三、强化数字赋能,抓好精细管理,推动智能时代思政工作更加充分地回归到“做人的工作”这一本质上
坚持以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,与时俱进推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,打造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。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全校学生工作管理一张网、一个平台,全校学生工作数据实现共享互通,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天候稳定运行,全面学生思政工作数据“基础层”,以信息化提升学生管理科学化、智慧化、精细化水平。
同时,要坚持科学施策,建强思政工作队伍这支“中坚力量”,强化源头储备。按照“专职为主、专兼结合、数量充足、素质优良”的原则选配专兼职思政工作队伍,从优把好辅导员“选留入口关”。突出培养锻炼。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专兼职思政队伍培训体系,建立辅导员队伍校内实岗锻炼和校外挂职(借调)锻炼机制,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水平。优化队伍评价。迭代式完善辅导员队伍业绩考核体系,实现了奖优罚劣、优劳优酬,畅通辅导员“三线”晋升路径,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。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第四组学员们将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,带着学到的宝贵经验,怀揣育人初心,脚踏实地、锐意探索,紧扣学生成长“刚需”,扎实开展工作,在与学生同题共答中引领学生与党同行、与国同强。
来源:全国高校“一站式”专题研修班2025年第3期第四组学员心得综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