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:AI赋能课程思政平台正式启用,校企协同开启教育教学改革新征程
为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体系,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,2025年11月12日下午,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“校企协同・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”发布会。校企合作开发的“高校课程思政案例库互动共享平台”正式启用,与会嘉宾为学校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”揭牌,标志着学校在借助前沿科技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,在推进科研项目转化落地方面取得扎实成效。

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,多样化的知识传递方式向教师职业发起巨大挑战,如何更好地在课程中开展价值观塑造、加入情感共鸣,强化AI无法替代的教育核心价值,成为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动力。
在此背景下,学校立足林业职业教育特色,直面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思政元素分散、融合不深、案例难寻等痛点,以AI技术为突破口,依托“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”科研成果,通过校企合作,联合开发了一个可供跨校协同的数字资源平台,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,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“资源+工具+协同”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平台集成了“思政育人智能体”“课程研创智能体”“学情研判智能体”三大模块,能够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精准融合、课程设计与思政案例的筛选匹配、教学资源的智能生成与跨校共享,助力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减负、提质、增效,持续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。
学校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,以“三全育人”为核心,系统化开展顶层设计,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教务统筹协调、院系落实推进、教师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工作闭环,确保思政建设方向明确、推进有力、落地见效。
在资源整合方面,学校积极打造“多位一体”数字化平台,建成林业特色思政资源云平台,汇聚思政元素、思政资源、典型案例、示范微课、时政专题资源等,实现精准化、特色化资源供给。同时,还建设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基地,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满足沉浸式、互动化学习需要。
在课程建设方面,构建“示范引领、重点培育、全面覆盖”三级体系和“思政+课程思政”育人体系,2024年遴选了33门校级核心示范课程,将课程思政建设推广至全校课程。近两年来,学校教师在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斩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。
在队伍建设方面,构建“培训—教研—实践”三维赋能机制,常态化举办课程思政工作坊与专题研修,累计培训教师300余人次。组建由学校各类教师与企业导师参与的课程思政团队,搭建跨学科集体备课与教研平台,持续建强教师队伍,提升育人能力。
作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首发项目,平台的启用是学校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、运用推广的成功案例,是学校深化校企合作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推动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,更是学校运用前沿科技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。标志着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层面开辟了新的路径与模式,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的宝贵经验。
面向未来,学校将围绕迈向“精准思政”、深化“数字思政”、强化“文化思政”、构建“大思政课”格局等方面,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,持续思政元素供给与教学设计的精准匹配,助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